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标题: 培训班神话是如何造就的 宣传夸张只为赚眼球 [打印本页]

作者: 我lovemba    时间: 2012-10-25 13:32
标题: 培训班神话是如何造就的 宣传夸张只为赚眼球
标签:培训班,拔高,培训机构,老师,学校
摘要:第1页:拔高再拔高 大量内容超出教纲第2页:真有那么神?宣传够夸张赚足了眼球第3页:K12:1.8亿人的“刚需”?羊城晚报记者 李青实习生 刘楚君 赖拓历届中考承诺班共培养74名中考状元”“高考辅导前
                                第1页:拔高再拔高 大量内容超出教纲
                        第2页:真有那么神?宣传够夸张赚足了眼球
                        第3页:K12:1.8亿人的“刚需”?
  羊城晚报记者 李青实习生 刘楚君 赖拓
  历届中考承诺班共培养74名中考状元”“高考辅导前成绩73分,辅导后成绩123分”“小升初保证班上线率高达92.3%”……各家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单张,这些夸张的字眼俨然将培训班包装成一个又一个神话。究竟奇技魔法是如何练就的?传说又何以广为流传?
  拔高再拔高
  大量内容超出教纲
  “我现在甚至有点后悔,没有让他早点补课”,深圳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五年级才开始补习,比起那些二、三年级甚至一年级就开始补习的同学明显吃亏,特别是在数学和外语方面。
  刘女士自己是位中学老师,她发现,培训班讲解的题目大量超出教纲。“培优班七成教学内容是教纲中的拔高部分,三成是奥数;到了提高班、尖子班,甚至变成七成奥数、三成拔高部分了。”
  至于英语,很多参加培训班的孩子小学五年级已经学完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不少语法甚至是中考的知识点,你让那些不上培训班的孩子怎么赶?”刘女士感叹。
  为什么课外培训内容大量超出教纲?为什么尖子生也需要校外补课?刘女士认为,关键是优质学位太少,这导致学生升学成了淘汰赛。据悉,2011年广州4万名小学生参加了16所优质民校的小升初考试,录取比率高达13:1。广州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李海燕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学校怎么选?只能加大出题难度。”
  集最优人才
  关键是出得起价钱
  E度教育论坛上,一位深圳家长提出:“小升初、中考甚至高考,培训班的考试成绩远远超过学校,学校老师为什么不能向培训机构的老师取取经?或者把培训机构的老师请进学校?”有家长甚至质疑:老师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有所保留”,这样学生就只能到课外培训机构去“加料”了。
  越秀区某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级长告诉记者,学校成绩拼不过培训班,关键在于“学校教育是义务教育,老师没有责任也不能超纲教学”。
  “培训机构能汇集最优秀的人才,它们是企业,出得起这个价钱,传统教育目前在薪酬体系上还做不到这一点。”新助理副总裁、广州学校校长赵尔迪认为,更深层次原因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指出:“部分老师没有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生成绩,而是将责任推给家长和校外培训机构。”





欢迎光临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http://bbs.mba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