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界MBA精英导读:巴菲特与“1929年大崩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9: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投资者?巴菲特的回答是:阅读。如何成为像巴菲特一样的投资者?巴菲特研究者刘建位的回答是:读巴菲特读过的书。刘建位正在专栏中推出系列文章,告诉你巴菲特推崇哪些投资书籍,并从哪些书中得到启示。此篇为该系列的第九篇,即巴菲特最推荐的十本书之八:加尔布雷思《1929年大崩盘》。
  1929年9-10月,美国股市三年累计暴跌89%,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
  描述1929年大崩盘的最有名的著作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JohnKennethGalbraith)撰著的《TheGreatCrash,1929》,英文版最新版是PenguinGroup的2009年版本。中译本是《1929年大崩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是根据1997年版本翻译。建议有见识的出版社尽快引进出版2009年最新版,相信重温这段历史会给经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更深刻的启示。
  这本书全面、系统、准确地评述了这一段令人窒息的日子,旨在“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该书于1954年初版以来,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2009年不断再版,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并成为学术界和证券投资界大量引用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美国《财富》杂志将《1929年大崩盘》列为其推荐的75本必读商业类图书之一。
  《圣路易斯邮报》认为《1929年大崩盘》是卓尔不群的传奇经济学家“对人类经济史上最令人难忘的岁月精湛分析‘。《大西洋月刊评论》则评价道:“经济文章很少以其娱乐价值而著称,但这本书却做到了。加尔布雷思的文章雍容而机智,并且幽默地鞭挞了这个国家某些金融领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错误。‘
  在时隔40年后为本书最新版所做的序言中,加尔布雷思又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历史的教训及金融界盲目乐观和操纵权力的后果。
  本书末尾加尔布雷思在分析投资狂热出现的原因时,他认为“流动性‘、“利率‘、“信贷供给‘这些传统的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人们的情绪远远要比利率和信贷供给重要。大规模的投机需要普遍的信任感和乐观情绪,并且必须坚信普通老百姓都渴望发财。人们还必须相信别人的善意和善行,因为他们要通过别人代理才能够发财致富‘。
  他在书里面如此描述投资狂热的情形:“由于股市越来越不被视为公司远景的指示器,而越来越被看作是操纵技巧的产物,投机者必须最密切,最好是专心致志地关注股市,必须尽早发现联合做庄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必须双眼始终盯住自动报价机。不过,即使凭借预感、魔法或朴素的信念,与众不同地探究职业人士的意图,也仍然会觉得难以与股市保持实况联系。能够兼职投机而获得成功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金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南海泡沫事件中,有人指责说:“政治家们忘记了自己的政见;律师们忘记了自己的本行;批发商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意;医生忘记了自己的病人;店主忘记了自己的商店;一贯讲信用的债务人忘记了自己的债权人;牧师忘记了布道;甚至女人们也忘记了自尊和虚荣!‘这就是1929年!“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经纪人事务所里挤满了坐着或挡着的顾客。他们挤在这里两眼紧盯着显示牌,而不是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某些“客户室‘里,难以找到一个能够看见行情显示牌的地方,无人有幸能够查阅自动收报机的纸带。‘结果,与市场失去联系,哪怕是暂时失去,也会是极其难忍的体验。‘(第56页)
  这让我想起了2007年A股大牛市期间,我在营业部看到股民为争抢一台行情机看盘下单而打架的情形。中国股市在创下上证指数6124点的历史最高之后,一年就暴跌到1664点,一年跌幅高达73%,尽管没有加尔布雷思书中描述的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三年暴跌89%那么高,但跌幅之快之大有过之而无不及。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衰退,甚至比当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果更加严重。
  巴菲特一再强调,投资中更重要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关键是要有一种“金钱头脑‘,这并非IQ,并且你还得有恰当的性格。如果你不能控制你自己,你迟早会大祸临头......1990年代末期对于投资人来说整个世界一片疯狂。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人们从中汲取教训了吗?我们能从历史中学到的是,人们总是不能从历史中学到什么。
  巴菲特高度推荐《1929年大崩盘》
  巴菲特非常喜欢加尔布雷思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TheGreatCrash,1929),他在1989致股东的信中讨论零息债券时,称赞加尔布雷思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诙谐风趣又见解深刻(wittyandinsightful)。并引用了加尔布雷思在这本书中创造的一个新的经济术语“未发现侵吞公款额‘(Bezzle)对零息债券的发行人和投资银行进行讽刺和批评。
  “一段时间以前,肯•加尔布雷思(KenGalbraith)在他诙谐风趣又见解深刻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TheGreatCrash)中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术语“未发现侵吞公款额‘(Bezzle)‘,意思是指现在已经侵吞但尚未被发现的贪污舞弊总额。这个金融术语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特点:侵吞公款者增加的财富相当于未被发现的侵吞公款额,而被侵吞者却并没有感觉自己财富减少变得更穷了。‘
  “加尔布雷思教授精明地指出,这笔钱应当加总到国民财富(theNationalWealth)之中,从而使我们可以知道精神上的国民财富(thePsychicNationalWealth)。从逻辑上讲,一个想感受到巨大繁荣的社会,不但应该鼓励其公民侵吞公款,而且努力避免侦破这些犯罪。通过这种方法,尽管一点点具有生产力的工作也没有做过,社会“财富‘照样会迅速膨胀。‘
  “加尔布雷思教授用“未发现侵吞公款额‘这个词汇嘲讽的愚蠢行为,与现实世界中零息债券的愚蠢行为相比,真是相形见绌。运用零息债券,合约的一方可以体验到“收入‘,却根本不必体验必须发生相应支出的痛苦。在我们前面描述的例子中,一家每年只能够盈利1亿美元的公司,本来也只能支付这么多数额的利息,却能够神奇地为债券持有人创造了1.5亿美元的“盈利‘。只要大型投资机构愿意披上他们的彼得•潘(PeterPan)的翅膀,而且重复说“我相信‘,那么通过零息债券可以创造的“收入‘数量就没有任何上限了。‘
  “华尔街以极大的热情欢迎这种发明,就像比较落后的人们对于轮子和耕犁那样热情。最终,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能够让华尔街以不再受实际盈利能力限制的价格进行收购交易的金融工具。愚蠢的价格总是能够吸引来卖家,显然这样下去的结果将会是出现更多的收购交易。而且,就像杰西•安若(JesseUnruh)所说的那样,交易是金融的母乳。‘
  巴菲特在2010年报致股东的信中批评大学教师过于顽固坚持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对期权进行精确但错误估值时,再次引用加尔布雷思的名言: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曾经狡黠地评论说:经济学家对于观念最富有经济性:他们能够让研究生院学到的观念持续使用一辈子不变。各大院校的金融系经常出现类似的行为。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各大学金融系几乎都固执地坚持有效市场理论,轻蔑地称那些反驳这一理论的有力事实为“异常现象‘。(我一直喜欢与下面的说法类似的解释:“平面地球协会‘(TheFlatEarthSociety)可能认为轮船环绕地球航行是一种令人恼怒但是无关紧要微不足道的异常现象。)‘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在大学教师把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作为揭露事实真相的方法来教授的做法。对于这个问题,同样也要重新审视大学教师过于强调期权估值的倾向性。作为一个投资者,即使连一点点也没有期权估值的能力,照样可以在投资上非常成功。学生们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对一个企业进行估值。这才是投资最重要的事。‘
  巴菲特喜爱《1929年大崩盘》
  巴菲特非常喜爱加尔布雷思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还有个人情感上的原因,那就是他推算自己的生命正好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那一天开始孕育,因此他对1929年股市大崩盘特别有感情,而加尔布雷思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是描述大崩盘最好的书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17 08:13 , Processed in 3.384150 second(s), 18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