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BA商业案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掀起魔法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MBA商业案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后一集已公映,它再次在全球掀起一股魔法潮。过去十年,这几乎成了一种季节性现象。今年“哈迷”们表现得尤为亢奋,当然也更伤感,而电影公司则是赚得盆满钵满,笑弯了腰。
    早在影片在伦敦市中心的莱斯特广场首映前一天,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上千铁杆粉丝聚集在那里,身穿黑色魔法袍,手持“光轮”笤帚,打出“谢谢你给我回忆”、“再看一眼”等标语,眼巴巴守望着红地毯的铺开。就连时不时光顾的阵雨,也不能阻挡这些影迷的热情。
    “哈利·波特”已不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创造了商业奇迹。其电影终结篇的票房收入刷新了全球电影首映票房纪录,整个系列电影更是在全球获得高达70多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从商业营销上看,这一系列小说和电影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作品中魔法学校的男孩女孩们在不断成熟,与不断成长的读者和观众形成了更亲密的联系和互动,让每个“哈迷”都能获得认同感,在主角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尽管“哈迷”年纪在不断变大,但在这十年中对这一品牌的忠诚度也在不断上升。
    这批念着拗口的“阿瓦达索命咒”长大的影迷或许并不知道“不思量,自难忘”的中文词句,但从“谢谢你给我回忆”标语中流露出的朴素感情却一般无二。正是这种感情积累,使得“哈利·波特”成为娱乐业历史上涨势最强劲的品牌之一,也让围绕着这个戴眼镜小男孩形象的“哈利家族”个个腰缠万贯。
    在“哈利家族”中排名榜首的自然是女掌门J.K。罗琳,这个让全世界的孩子都在围着她笔尖跳舞的女人几乎凭一己之力重振儿童阅读。1997年在爱丁堡的咖啡馆里艰难写着那本儿童小说的单身母亲,如今无论在个人财富榜上,还是全英女性影响力排行榜上的排名都已经超过英国女王。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累计销量超过4亿本。这意味着几乎每17个人手里就有一本“哈利·波特”故事书。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的资产也超过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虽然十年前丹尼尔拍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时候片酬只有14.5万美元,可随着影片大火,到最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下两集的片酬已经涨到4100万美元,跻身好莱坞一线影星行列。而整个系列电影给这个今年7月才满22周岁的大男孩带来将近9000万美元的收入。
    哈利·波特的两位同学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和罗恩的扮演者鲁伯特·格林特虽片酬不及其一半,但身家也都超过3000万美元。而且“小魔女赫敏”还成了香奈儿和巴宝莉等奢侈品的代言新宠,这能为她带来大笔的广告收入。至于格林特,虽然他憨直的形象使其与高端品牌无缘,但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公交车车身广告上,你常能看到端着一杯牛奶正在傻乐的他。
    虽然有人批评与以往“英国制造”的诸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伟大儿童作品相比,“哈利·波特”故事文笔一般且思想肤浅,罗琳只是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披上了一层魔法的外衣。但这些丝毫没有阻挡“哈利·波特”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这个品牌已经超越图书、电影,成为横跨电子游戏、玩具、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的庞大产业。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虽已告一段落,但“哈利·波特”的商业故事似乎远没有画上句号。在英国一项关于“你最希望下一代阅读哪本书”的调查中,《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名列榜首。
当父母将自己当年最为钟爱的枕边书轻轻放在下一代的手中时,各大电影公司也会想方设法重拍经典,在过去几十年中,
电影产业对这种“炒经典、赚大钱”的手法已经了然于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16 04:30 , Processed in 1.958981 second(s), 19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