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华MBA全日制推3+2计划 在职三年变两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1: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2011年夏季改革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今春进一步推出改革新举措。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改革措施更加注重深入细节,在学制设置、国际化培养、招生安排、课程内容和质量控制、校友终身化学习服务平台打造等方面有更为深入的举措。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快,越来越多的MBA申请人倾向于选择较短学制的MBA项目,或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在职MBA项目。学制的缩短以及模块化授课方式成为世界顶级商学院MBA项目的普遍趋势。
      首先,从2013级起,光华MBA全日制项目(FMBA和IMBA)将由以往的2年全职学习转变为1年全职学习加1年模块制学习(节假日和周末上课,无寒暑假);在职项目(PMBA)将由以往的3年在职学习(周末和晚上上课,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转变为2年模块制学习。
      模块制学习和在职MBA项目学制的缩短一方面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物力,降低了他们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借助于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使远在华南、华东、西南、东北在职青年菁英也完全有可能到北大光华接受顶级商学院优质教育。
      第二,光华MBA重新思考“国际化”的含义和培养模式,丰富国际化内涵,区分两种“国际化”:中国学生国际化即“外向国际化”,和国际学生中国化即“吸收国际化”。全面加强中国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通过课程内容、案例讲授、语言学习、交流访学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保证中国学生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重新定位国际项目,立足于做留学生最好的中国MBA项目 。
      第三,光华MBA还将采用更加多样化、更合理有效的招生方式,推出针对211工程院校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3+2”计划,选拔录取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年轻人成为光华全日制MBA“预科生”。预科生在工作年限达到教育部规定的MBA报考最低年限的基础上,参加全国MBA联考成绩达到国家线,将被正式录取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全日制班(含国际班)的学生。“3+2”计划将设立优厚的奖学金。
      第四,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和授课质量向精品化发展。通过授课大纲、授课内容、案例和教材选择的标准化来保证整齐优质而又具有教授个性化的授课质量;在多年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引入“课程市场化选择”机制,即课程评估末位淘汰制度,让学生在MBA课程建设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根本上保证课程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保证课程精品化的核心在于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光华拥有最优秀的师资团队,保证了光华MBA课程质量既具有稳定深入的特点,又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第五是为光华MBA校友打造终身化学习服务平台。今后光华MBA将更加重视校友工作,努力为校友打造一个终身化的“光华平台”,延长校友的学习时间和渠道,在校友入学前和毕业后为他们提供多种继续学习的资源;增加校友沟通联络的渠道;从制度上保证校友参与学院重要发展决策和工作的权利和积极性。
      附:光华MBA改革背景信息及具体措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MBA项目的持续性改革。2011年确定“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整合实践”为光华MBA培养的突出特征,2012年进一步推出改革新举措。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针对2013年MBA项目的改革措施更加深入、更加具体。
      1.学制设置人性化
      现有做法:在职班(P班)3年,晚上和周末上课;全日制班(F班)2年,白天上课
      存在的问题:
      (1)出于就业和生活压力的考虑,更多的同学选择在职攻读MBA(P班),然而,晚上上课使得非北京同学没有机会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MBA项目。
      (2)北京交通不够顺畅,晚上课程迟到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按时到课也已经筋疲力尽,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上课质量。
      (3)同学们从报名到毕业战线很长,对于3年的项目,从打算报名到毕业,需要4-5年时间。这样,同学们的机会成本非常高;而这也与国际趋势相违背:目前国际名校MBA也有不断缩短学制的趋势,如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最近做出的一项改革就是将二年制全日制项目部分改为一年制。
      (4)全日制同学第2年的实习与上课相冲突,课程和实习都没能够圆满完成。
      改革措施:
      在职班(P班):学制由3年变为2年;采用模块制方式学习(节假日和周末上课,无寒暑假)
      全日制班(F班):学制保持不变,但由2年全职学习变为 第1年全职学习、 第2年模块制学习(节假日和周末上课,无寒暑假)
      2.国际目标差异化
      现有做法:专门设立国际MBA(I班),用英文授课,同学包括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大约各占50%
      存在的问题:
      (1)90年代末以北大为首的国内商学院相继开办英文授课的MBA课程,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化已经成为所有MBA同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单独的一个I班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2)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加入到中国的MBA项目,他们希望了解更多的中国本土的管理特色以及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等。原有的I班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3)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是中国学生走向国际,而国际学生的国际化则是国际学生进入中国。两种完全不同的国际化,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在一个IMBA项目中进行,从而造成培养过程中的顾此失彼。
      改革措施:区分两种国际化
      (1)外向国际化:已有的面向中国学生的全日制班(F班)和在职班(P班)实行全面的走出去的国际化,具体措施包括:
      a、全面提高英语要求,严格的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训练,在培养大纲中有英文课之外,还增加先修的英语课程;
      b、课程内容包括对国际企业案例的分析,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大部分毕业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对国际化有相当的理解,能够胜任课程国际化的要求。
      c、全面国际交流,包括双学位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ESSEC商学院、加拿大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McCombs商学院、韩国首尔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Foster商学院、德国WHU商学院等8所)、国际交换项目(90多所合作院校,其中不乏沃顿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等北美名校)、根据学生需求设置的多个短期访学项目;
      (2)吸收国际化:针对留学生的走进来的国际化,立足于做留学生最好的中国MBA项目,具体措施包括:
      a、全面提高对留学生的中文要求,增加先修的中文语言课程。
      b、课程着眼于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政治与经济环境、中国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理解。
      c、全面国内企业的参观访学。
      d、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加周到的职业发展服务,帮助他们在中国顺利就业。
      (3)加强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的融合,做好牵手工作,包括校友导师小组、整合实践小组等都分别包括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时刻处于“国际化”和“中国化”的环境之中。
      3.招生安排多样化
      现有做法:“本科毕业+3年工作经验”达到教育部最低报考要求后,提前面试,获得准录取资格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存在的问题:
      2012年光华管理学院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了“提前面试”的招生方法,彻底与以考试论英雄的时代说再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然而,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3年工作经验”。“本科毕业+3年工作经验”实际操作就是“本科毕业3年”。实际上,“3年工作经验”的重点并不在于3年时间,而在于工作经验。也就是说,同学们已经对实务有了相当的了解,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发现了问题,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解决,这样来读MBA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然而,有些同学在上学期间通过创新创业等途径就已经有了企业管理经验,已经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急需进行MBA项目的学习;按照目前的机制,仍然还需要等上3年才能上MBA,从而耽误了人才的培养;另外,即使工作3年,工作的目标不同,其经验的累积和问题的发现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没有长远职业规划的指导下,3年的工作很可能只是为了应付当前的工作,而没有用心理解企业管理的真谛、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虽然3年时间过去了,但是并没有非常有效的3年工作经验的累积。如何提高这3年时间的使用效率,也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措施:
      (1)“0+2”计划。从应届本科生中直接招收MBA,用以解决有工作经验但没有工作时间的问题。2011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这个计划,但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批复;我们今年仍然在推这个计划,能否实现我们也不知道。
      (2)“3+2”计划。从应届本科生中招收3年后的MBA同学,即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准录取资格的同学,3年后不需要再面试,直接参加全国MBA统一考试。该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充分发挥3年工作时间的作用,从而积累相应的3年工作经验。
      4.课程内容精品化
      已有做法:每个老师申请开课,不同老师上同样的课,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
      存在的问题:在2011年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引入了人文课程和商战分享课程;然而,不同老师的上课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造成课程之间的衔接产生问题;不同老师的上课质量方面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同学们学分修够了,但可能没有学到应有的能力。
      改革措施:
      (1)统一必修课的教学大纲,理顺不同必修课之间的关系,不同授课老师能够保证基本一致的授课内容;当然,仍然给授课老师留有一定的个性内容。实际上,这个要求实现起来相当有难度,特别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时,更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不过,光华管理学院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他们也都会从MBA培养质量提高出发,积极调整自己的授课,因此,光华管理学院有条件来实现这个目标。
      (2)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有着非常突出的研究能力,已经在国际A类刊物发表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一直高居首位。这证明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具有创新能力,而只能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上出精彩的课程,照本宣科的老师显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虽然教师很优秀,但提高教学质量仍然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具体的措施有:教师教学经验分享将成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授课质量直接与薪酬、职称提升等相关;对于课程评估比较靠后的老师,还会让他们进行专门的学习,以提高授课质量。
      (3)选修课采用市场化选择机制,选修课最低选修人数为50人,修课人数达不到50人的课程不能开设。也就是说,只有深受广大同学欢迎的课程才能够开设,老师们也将会以此为标准调整上课内容与上课方式,尽力将课程发展成为深受同学欢迎的课程。因此,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必然会导致精品课程的普及化。
      5.光华平台终身化
      已有做法:学院是学院、校友是校友,校友与学院在联系,但是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
      存在的问题:校友与学院发展脱节
      改革措施:强化“光华人”理念
      (1)提供入学之前的先修课程。在同学们还没有正式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学习MBA课程之前,光华管理学院就已经为同学们开设先修课程,包括语言基础先修课程(英语、中文)、课程基础先修课程(会计基础、微观经济学、计量基础)以及商务基础(PPT、EXCEL、商务礼仪、演讲技巧),为同学们的MBA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提供终身化的校友服务。一旦为学生,终生为光华人,光华管理学院是光华人永远的家。学院将会为校友提供终身的校友服务,比如,相关的课程(如EMBA通识课)、讲座(如资本市场论坛)等都向校友开放,国际访学也逐步向校友开放;此外,校友子女也在我们校友服务范围之内,比如,学院暑期将举办校友子女夏令营,分别高中、初中、小学进行。
      (3)强化校友参与学院管理的权利。包括MBA校友在内的所有光华管理学院校友都有机会也有责任参与学院的管理,比如对MBA项目的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担任MBA校友导师,带领MBA同学的成长;校友与在校同学间的薪火相传等。
      前瞻性声明:此新闻及随稿所附背景信息仅作为了解了解光华MBA的参考性文件;不能作为直接的报考依据。如欲了解翔实的报考信息,请关注光华MBA项目网站( http://www.gsm.pku.edu.cn/mba/index.html )和北大研究生院网站( http://grs.pku.edu.cn )实时公布的信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29 16:59 , Processed in 5.350033 second(s), 19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