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BA教育新模式“国际转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3:3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战略也开始扩展转移。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观念,面对新的环境,当然也就有新的挑战,新形势下突显出来的是缺少高端人才、国际创新型人才。在国内,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企业面临新环境(国际竞争)就会无所适从;国内人才发展水平和国际人才相差太大,企业高层知识匮乏,如何突破企业、企业人才的瓶颈,将是企业的新挑战。
      最近,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Bloch管理学院院长陈丁琦教授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他说西方教育虽然好,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缺乏太多的国际化,而现在的教育要讲求国际化,所以,当接受了西方的优质教育之后,再去其他的地方接受地方性教育,像美国、中国或者其他地方,每个地方的教育氛围不相同,所形成的教育思维、文化观念不同,所以,要成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去接受这些国际化的教育,因为我们的企业需要这样人才。其实中西文化的综合交汇,就是一种创新的意识。
      陈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国际转学",所谓的国际转学就是在国内学习的部分课程,到国外就不需要再重复的修,国外承认学生在国内所修的学分,这样就缩短了在国外的时候,但是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模式,训练的是国际化思维。
      他举例说:"当一个学生有机会,比如在中国受教育,有机会到国外去交流也好,出去学习一到两年,目前美国包括密苏里大学邓很多所大学,都跟中国建立合作培养机制,他们在国内学习一年,或者两年,我们承认他们的学分,再到美国学习一到两年,同时到美国的时候,能够继续到欧洲去,学校会安排一些海外的训练,到欧洲去,到南美洲去,进行国际换思维行为训练,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会中提升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教授的观点虽然不超前,但是对现在教育,不管是MBA还是EMBA或者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超有用的。新的教育模式,就是"国际转学",这或许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开始。
      要培养这样的人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首先:从思维入手,想着去改变,去做,就会有效果;假如还是固定的非国际化思维,那么我们的企业只能在很小圈圈里辗转;
      其次:就是要有合作意识,全球的战略合作,资源的共享,会让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文化的培养也要注重企业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要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我们探究教育的改革,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就是应对竞争,就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寻求一条更阔的路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2 12:32 , Processed in 2.718138 second(s), 20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