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品”越“亮”的管理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3:5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对EMBA课程的感性认识,显然还停留在钱世政老师的《会计学》阶段。轻松互动的课堂氛围、启发性的经典案例、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使我理所当然认为EMBA课程大约就是这样的风格。对第一次封闭课程的新鲜与期待、新生联谊会活动的兴奋,都瓜分去了对《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的注意力,班主任强调的课前预习直接被抛之脑后,于是第一天在酒店入住时就跟魏静同学开玩笑:我看书了哦,看了书的封面!
      骆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宏观的导论。大概是受空调故障的影响,课间休息时大家对课程交流,茫然的居多。尽管还没有开始引入《管理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和理论,但我们已领教:《管理经济学》显然比《会计学》更偏理论化(或者说离我们的工作距离更远),想要听得很懂实非易事,于是只能自己阿Q一下:似懂非懂乃最高境界,至少还没有上课上到一半就战略撤退。
      但正是课如其名,骆老师的课果然越"品"越"亮"。这是一门研究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经营环境中如何使用有限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决策的应用性经济学科。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针对企业经营环境,对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进行分析,探讨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其成败关键;二是针对不同市场中的竞争,分析企业的定价、产品差异化、产能竞争和市场进入与进入遏制等竞争策略,探讨企业在产业的"洗牌"中能否胜出的关键因素。四天的学习,同学们渐渐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越发活跃。
      听骆老师的课,常常觉得福建经济发达、发展有特色,是很有其道理的。从他的授课方式就能窥出一二。他的课前准备,显然比我们充分得多。不同的案例,让不同行业的同学做背景解读,大家理解起来思路更为清晰;骆老师一般不用看名单就能叫出同学名字,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课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大家参与其中,以实践来感知原理,强化了记忆和理解,渐渐地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后的小组讨论,比会计学的要求简单一些,对我们第六小组来说,常常是大家集思广益,负责制造舆论导向,自有"主流媒体"杨柏国同学来总结归纳。
      当然,四天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班主任转发了骆老师的复习提纲。对EMBA课程来说,"学"仅是冰山一角,应用于工作和实践则更为重要。学习中大部分实践我们还处于接收知识和信息的阶段,使之指导实践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两次课程结束,我对以后的课程越来越期待(也据说有的课程很难),我也相信,正如陆院长所说,我们将会学得有收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17 05:41 , Processed in 1.763140 second(s), 20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