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穆迪称中国地方政府债规模被低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1:4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正在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


国际信贷评级机构穆迪就中国大陆地方债风险发出警告,称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可能比官方估计数据高3万5千亿元人民币(5千4百亿美元),意味着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坏债风险比预计的更大。
伦敦亚非学院金融学教授孙来祥告诉BBC中文网,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最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重现199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最终由中央财政通过发国债处理银行坏帐来替地方政府买单。
11万亿
穆迪指出,中国大陆银行的坏债规模可能高达8%-12%,并警告说,如果中国当局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银行业信用评级可能降为负面。
中国国家审计署6月2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10万7千亿元人民币,其中8万5千亿元来自银行贷款。
但是,穆迪对审计署和中国银监会的估算数据作了对比后发现,多达3万5千亿元的地方债务没有纳入审计署的报告。
穆迪在声明中解释说,审计部门不认为这些“隐性”债务属于地方政府的贷款,可能因为它们没有清楚明确的记录和走向,而这样的债务成为坏债的风险最大。
孙来祥说,发现有大量地方政府贷款被用在非经济刺激计划的项目上,有些去向不明,还有大量是为融资平台项目所作的担保金额。
音频:孙来祥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最终将由中央买单
音频:孙来祥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最终将由中央买单
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
下载Flash
用视窗媒体播放器播放


融资平台
中国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4万亿”刺激计划,其中70%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承担,中央对地方的财政限制明显放宽,催生了隐性债务积聚。
地方政府自2008年以来大量开设“地方融资平台”,把各种项目放在一起,以组合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为了提高这些平台的借贷信用,地方政府往往把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未来偿贷的担保。
据《财经网》报道,地方融资平台从2008年的2千个左右,迅速增加到目前的1万个左右,其中7成是县政府一级的融资平台,而市场对县级政府的风险控制以及偿债能力感到担忧。
中国官方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孙来祥也认为,长期而言,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会有回报,所以仍具备偿债能力。而短期的违约风险,则可能通过中央财政发债券来解决。
有评论指出,如果中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自己的债券,则有助于规范地方融资和借贷行为,并可缓解地方政府还贷压力。
现在有大量“不明不白”的地方债务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为项目贷款所作的担保。
中央买单
孙来祥指出,地方政府实际上不承担任何债务风险,贷款由企业或融资平台还,还不起的话中央财政会兜着。
他说,这个问题实际上存在已久,今年来可能地方融资平台导致债务大量积聚的问题变得无法回避,必须设法处理,所以今年第一次开始由审计署对地方政府债务加以盘点审计,摸清情况。
也有业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软预算约束”风险重视不够,而其违约风险被高估。
澳新银行的刘利刚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称,中国现行财政体制结构意味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不是“违约风险”,而是可能短期拖欠还贷的“流动性风险”,这可以通过银行债务展期等方式来缓解。
另外,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或者中央财政替地方政府发国债,那么地方政府也“完全可以顺利渡过还贷的高峰期”。
他还提出“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即出售融资平台下的项目,有选择性地私有化,或者有选择地出售地方政府拥有的优良国有资产,既可偿还贷款,又疏通了民间资金进入传统上政府垄断的领域,也有助于减轻通胀压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2 09:54 , Processed in 2.373662 second(s), 19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