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的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3: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立一种生活方式、重塑一个文明的价值,15年时间或许还太短。下一个15年,香港或许能有大不同,而这不仅有赖于港人自身,也有赖于更高层的政治智慧。
  在深圳罗湖通往香港红磡的火车站里,暴雨冲刷着狭窄局促、接近露天的候车站台,不时惊起人群尖叫,糟糕的乘车条件惹来了一群大陆旅客的抱怨。记得5年前来香港探访回归10周年时,身边的人们多还惊叹于香港公共交通的先进。其实,这条铁路通道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铁路线两端连接着的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外在的香港,除了比5年前破旧了些之外,没什么大变化,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陆城市相比,一样的电影海报、明星广告、连锁店铺,而物价水平、公共服务质量等城市指标也与内地城市在急速持平,甚至连内里的社会问题都是类似的:工商权贵阶层勾结权力,垄断优质资源;底层草根命运悲惨,生活艰辛;中间则是首鼠两端的中产阶层,热热闹闹地喊着各种空洞的政治口号,乏人喝彩。
  不过,政治生活的勃兴倒是与5年前大为不同。地铁车厢里播放着各个政党的纲领和领袖的宣传片;报刊上,除了香港本地的电影明星、富豪家事,以及大陆高层不靠谱的“政治秘史”之外,本土的政治人物也开始有机会登上传媒头条;就连旺角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还在读中学的孩子们也都拿起大喇叭在抗议政府对国民教育的干预,尽管他们并不非常理解自己所支持的和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对于香港,许多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有一个乡愁式的愿景,希望香港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比如新闻自由、法治、专业精神等一些有价值的社会遗产,能在中国大陆转型、中华文明崛起的大势中发挥作用。
  观照今日香港,政治生活的勃兴原应值得欣喜。这颗东方之珠,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原就不该仅仅是一颗商贸、金融等经济意义上的璀璨明珠。不过,这些臆想中的期许太容易被现实中演进的政治所击碎。
  应当说,新闻自由、政党竞争、司法独立,这些当代民主政治最基本的约束性条件在香港已经具备。这些要素给全球资本投资香港带来了保障,却并没能保障香港政治在一个良性轨道内运行。于是,回归15年,人们看到的香港,对外缺乏长远战略,在全球资本发展中的位置有所滑落;社会内部,族群对立、阶层纷争时有所闻,反对菲佣居港,反对所谓的大陆“双非婴”……
  高官和商人们整日期盼中央政府支持,以便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把大陆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吸引到香港,而多数民众则又担心大陆人来得多了,抢走他们的教育、医疗、工作机会、公共服务等各种社会资源,从而极度排斥。这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待外来者的态度何其相似。
  面对种种社会困境,香港各种党派、纲领林立,但在纷纭的政治口号背后,却很难说有多少坚定的政治信仰可言,多的只是夹缝中的投机选择和功利主义主导下的摇摆。知识群体一直有人在呼吁香港本土价值,但一入现实,便在对殖民主义的美化和对中央政府的认同中,非黑即白,在情绪化的煽动和对抗中,香港所谓的本土价值早已支离破碎,无从谈起。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经济活动中,香港人已大学毕业,但在政治生活中,他们中的多数人依旧停留在若干年前的小学水平。当然,建立一种生活方式、重塑一个文明的价值,15年时间或许还太短。下一个15年,香港或许能有大不同,而这不仅有赖于港人自身,也有赖于更高层的政治智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2 15:08 , Processed in 1.815196 second(s), 23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