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嘉诚生财之道:套现香港 抄底欧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0:0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进账55亿美元,亚洲首富李嘉诚的财富神话继续上演,在最新公布的2013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也晋升至第八名。
  福布斯方面称,李嘉诚新增财富主要来自其持股的长实(00001.HK)、和黄(00013.HK)和赫斯基能源(Huskf:US)的股价均增长20%左右,同时还从这些公司获得8.6亿美元的分红。
  股价上升带来的纸面财富背后,则是李嘉诚近年来套现香港和抄底欧洲策略的成功实施。
  长实逃顶?
  面对香港房地产价格的飙升,特区政府为控制楼价连番出招。2月22日,特区政府推出全面将物业印花税加倍的新政策,且住宅和商业地产均适用。
  不过特区政府强调,该措施与长实分拆酒店事件无关。
        

  今年2月18日,长实拆售旗下四大住宅式酒店之一雍橙轩酒店,以酒店为商业地产无须交纳上述买家印花税和额外印花税为招徕,短短两日360套房全部售罄,估计套现14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个月之前,香港特区政府在去年10月曾推出针对非香港永久居民和公司买家的15%买家印花税,以及将针对炒卖的额外印花税税率提高至最多20%。
  对此有香港媒体抛出了疑问:长实是否预见香港楼市已经见顶?
  前车之鉴,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长实曾以楼花形式加“包升值”的概念,高价出售位于新界天水围的嘉湖山庄,但那里的部分单位价格直到现在仍未达到当年售价,为天水围成为“悲情城市”添上一笔注脚。
  香港近年来反对“地产霸权” 声音强烈,李嘉诚也或多或少感受到社会压力,“投资被骂,不投资也被骂。”他曾经如此感叹。
  对长实而言,其可能并未预见到分拆酒店事件竟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实际上,拆售酒店也只是长实无法从资本市场直接套现的变招。长实去年曾计划将四大住宅式酒店以商业信托形式在港交所申请上市,涉及总出租面积约332万平方英尺,共4833间套房,预计可集资8亿美元。但由于市况不佳,上市计划去年底搁置。
  在风口浪尖上,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近日向记者表示,暂时不计划拆售其余三家住宅式酒店。同时,今年内地和香港售楼目标总共为350亿~400亿港元,其中香港目标为300亿港元,与去年目标相同。
  即便长实方面否认逃顶之说,不过昨天该公司的又一个举动再次引来关注。昨日,长实旗下位于九龙荔枝角发展项目“一号·西九龙”的20个单位推出折扣优惠,平均减价幅度逾10%,优惠包括双倍印花税回赠以及10%楼价折扣,个别单位最高减17.4%。
  其实,以略低于市价快速出货回笼现金,是长江集团多年来的地产销售策略。正如李泽钜所说,“继续投地、继续卖楼、货如轮转”。
  大举入英
  在套现香港的同时,李嘉诚近年来也在频繁抄底欧洲,去年长江集团以77.53亿港元收购天然气供应商Wales & West Utilities。
  目前,李家父子几乎已经“买下了英国”——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的市场,该国四分之一人口的天然气供应由他们提供,并且英国大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都是李家的资产。同时,李家方面还主动透露将考虑购买曼彻斯顿机场。
  除大举买入英国基础建设项目外,高卖低买,成了“超人”抄底欧洲的另一绝招。
  经典之作是,2000年,李嘉诚“大管家”霍建宁将和黄创立并持有44%股权的Orange权益售予德国电讯巨人曼内斯曼,一举获利千亿港元,成就“千亿买橙”传奇。Orange是由和黄1994年在英国创立,随后将品牌引入香港、澳大利亚、印度、以色列及泰国等市场。
  但在欧洲受欧债危机困扰下,和黄在2012年大肆逆市收购原出售的橙资产,包括去年2月以9亿欧元作价收购奥地利的Orange,去年6月再以1.25亿美元收购三年前以13.81亿美元出售的以色列Partner股权。Partner主要透过Orange品牌在以色列经营电讯业务,属于“橙”家族一员。仅以以色列的一卖一买为例,和黄便净赚97.9亿港元。
  “明知现在欧洲这样(还这么做),(是因为)我相信五年后这些业务都有好增长”,去年8月李嘉诚在业绩记者会上曾直言看好欧洲机会,这些国家的政治环境稳定、法律有保障、资产质量高,收购令上市公司的股价、盈利和派息都能很快增长。
  “两年内99%的资产将在53个国家全部都有”,李嘉诚如此计划其海外帝国。实际上,在员工分配方面,反映出长江集团早是一个大型跨国集团——香港员工不足4万人,其余20多万员工遍布全球。
  去年3月,李嘉诚在年度业绩记者会上曾表示,集团海外市场业务已经占到所有业务的八成,香港只占集团业务的16%。但对于香港和内地未来占比的计划,在去年8月记者会上他并未直接回应本报记者提问。
  同时,李嘉诚注重在传统行业基础上投资新兴产业也让其财富增值手段与时俱进。他曾在去年3月称已投资Facebook 4.5亿美元,并表示Facebook上市后最多拿回本金,其余将作为长期投资。
  资料显示,李嘉诚已先后以个人及基金会名义投资多家尚未成名的科技公司,设计技术、网站和手机应用等,包括Facebook、Siri、Spotify等。李嘉诚表示,他投资很多科技股,投资决策主要基于公司前途、公司资产大于股票价值以及管理人是否优秀负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2 10:22 , Processed in 1.882485 second(s), 23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