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MBA要务实 企业需要的还是实战型人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6:3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初,MBA招生如一声春雷聚集了精英人才的眼光,尽管收费昂贵但报名者众,且质量精良;如今,各大城市均有合作开设的MBA班,不少年轻人只要满足学历、工作经验就可报名在职班或脱产班,而打着MBA旗号的“俱乐部”、“训练营”等,对报名者的学历、工作经历不做要求的班制大有存在。当MBA精英教育平民化,一部分人消费得起时,业内人士提醒:企业需要的还是实战型人才,希望借“MBA课堂”混个人脉或者单凭“工商管理硕士”文凭敲开名企大门的年轻人,还是要务实一些。
      开班数翻番学员年轻化
      据了解,1991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复旦、人大等9所高校试行招收MBA研究生时,首批招生只有84人;而到了20年后的2011年,开展MBA专业学位培养的招生院校已经超过200所,毕业生规模超过20万。
      如今,国内MBA研修班仍以各高校开设的常规MBA研修班、国外商学院在国内的分院为主流,以获得全球三大权威认证机构(AMBA,EQUIS,AACSB)通过的曼彻斯特商学院为例,其每年开设两个班,对入学学员的年龄要求是:27岁以上。此外,学历也被限制为本科或相等学历,三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或超过十年管理工作经验具有大专学历;优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升级班则面向持有 ACCA,CIMA,ICA,CPA,AICPA,ICSA,或相等专业证书的专业人士。尽管学费逾2.4万英镑,有需求者仍以有志从事企业管理的高学历者为主。
      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者,市场各方将进入中国20年的MBA教育细分,又衍生出一整套名目繁多、规格各异的“课程表”。全日制学员比较倾向的研究方向仍然比较传统,多集中在金融投资分析、财务会计等方面,而在职人士则更喜欢结合自己的工作行业、岗位选择技术性、实用性更强的方向,如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上海交大的技术创新与管理的方向,得到了许多有志创业的学员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交流平台的“泛MBA”班制也层出不穷。不需要全国联考成绩的EMBA以及中外合办的MBA合作班,或者对联考成绩要求较低的MBA研修班,其价格大多在5万-10万元之间。另外一些打着MBA旗号的“总裁班”、“俱乐部”和“训练营”等,连学历、工作经历也不做过多要求。
      业内人士感慨:早期的MBA班级招生广告一发,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且都是公司总经理级别,熟悉市场运作,懂得经营策略。如今各层次的MBA班级从高校办学延伸到私人办学,几个人也能凑成一个班,学员面孔越来越年轻,在职岗位越来越低。
      一证难求考前培训又火了
      仅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一项,就催热了考前培训的市场。各地考生对MBA考前培训越来越关注,从某种程度上它直接关系到考生们能否顺利通过每年的MBA联考,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攻读MBA学位。
      “考MBA能给我带来什么? ”“MBA对我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何帮助?”“在形形色色的各大高校之间,我最合适什么高校,什么方向,什么学制? ”“MBA联考的大纲是什么?我工作很忙,该如何保质高效的备考? ”对于在职人士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能读到更适合自己的MBA学制和方向,才不浪费宝贵的业余时间,也才能实现以后的职场生涯最高起跳。
      因此,针对每年的MBA联考,提前面试辅导班、英语强化班、数学一周一练、MBA联考VIP签约保过班大兴其市。
    与此同时,报考MBA各类班级的兴趣持续增加,也带动了近几年MBA考前培训费的一路高涨。据了解,几阶段读下来,一名MBA考生就要花费五六千元。 “比起明年交大、财大的MBA普通在职班,我报的那个学费才13.8万元,我想这些培训费还是很划算的”,在各校MBA普通班、脱产班学费涨价的前提下,最后决定报考2012年同济MBA会计方向的某学员认为通过短期培训增加进入名校MBA班级的胜算,不仅值得,对于毕业后薪酬加码也是有好处的。
      高分低能?企业更注重实际能力
      在报名MBA班级的学员中,很多确实是白手起家的企业主、久经沙场的资深管理者,但也不乏受父母之命前来考文凭的 “企业家二代”面孔。这些学员本身具备的管理经验有限,没有真刀实枪闯商道的积累,有些人不仅对MBA课程的理解浮于表面,甚至无法按课时完成研修要求,混文凭、搭人脉、扩社交的个案并不少见。
      对此从事MBA教学的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人才自身对MBA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希望拿一张“MBA管理硕士”证书撬开名企大门,这些学员要价动辄几十万年薪,实际工作能力则显得欠缺。中国第一批MBA学员之一、在杭州开设企业管理培训公司的刘宏军指出,企业需要的是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实战人才,“现在都注重真刀实枪的本事,‘文凭帝’已经过时了”。
      另一方面,中国MBA办学粗制滥造,很多MBA培养院校仅仅复制国外MBA教育,师资和教材各方面质量拖后腿,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脱钩”现象,加上部分学校师资和教材质量的不足,致使一些学校培养出的MBA毕业生受市场欢迎的程度不尽如人意,降低了社会对于这一高端精英教育的期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26 23:42 , Processed in 2.019464 second(s), 22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