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2P信贷调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2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签:网络,公司,贷款,中国,借贷
摘要:一年前,网友“豆瓣”开始了他的网上投资之旅。“投资年息超20%,是银行存款利息的六倍多。” 这种高回报让他兴奋不已。  现实中,“豆瓣”是一名普通的白领,略有存款却投资无门。去年,“豆瓣”无意中接触到
  一年前,网友“豆瓣”开始了他的网上投资之旅。“投资年息超20%,是银行存款利息的六倍多。” 这种高回报让他兴奋不已。
  现实中,“豆瓣”是一名普通的白领,略有存款却投资无门。去年,“豆瓣”无意中接触到了一家网络贷机构,开始当起了资金借出方。
  按照“豆瓣”的表述,借款人信用等级越高,越是投资者争抢的目标。记者发现该网站上一个借款期6个月,年利率26%的3万元标的,不到半天便被投资者瓜分,投标金额从200元到10000元不等。
  如今,网上已有越来越多类似于“豆瓣”这样的投资者,他们流连于网络贷平台,寻找合适的机会借出资金赚取高额利息。
  在这群人背后,借助网络技术提供贷款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也在中国悄然兴起。
  2006年,中国首创P2P(Peer to Peer,个人对个人)信用网上借贷平台“宜信”在北京成立。随后,此类模式的各类网络贷平台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业内广为流传的统计数据是,目前中国已有超过200家网络信贷公司。
  而且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银行业金融脱媒的不断加速,网贷公司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激增。
  但这些贷款平台的总成交金额有多大,目前尚无权威数据。据业内保守估计,这个市场的潜在规模超过600亿元涵盖近3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及微小企业贷款需求。
  为了清晰把握网络贷的发展脉络,中国小额信贷联盟正计划推出小额信贷信息交流平台。希望利用此平台,收集数据,掌握网络贷发展情况。
  与此同时,为了防范风险,去年央行二部已经针对上海的网络贷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调研。据悉,央行主要关注P2P机构的三大问题,分别是P2P网站汇集社会资金的具体用途;P2P公司本身抗风险能力情况;资金预期偿还过程中,P2P机构是否存在暴利收债等问题。
  网贷新模式
  网络贷款是一个舶来品。目前网络贷中最常见的模式就是人人贷,也即个人对个人的贷款方式,俗称P2P。
  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人人贷公司Zopa在英国开始运营。它的运作模式被视为最传统的网络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网站既不吸收存款也不发放贷款,而是以贷款中介费用为主要收入。
  正是这种“投入不多,收入不菲”的模式吸引了大批效仿者,中国也不例外,拍拍贷算是最早移植这种模式的公司之一。
  “到今天,我们是唯一一家坚持传统模式的。”拍拍贷公关总监朱长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
  按照他的表述,拍拍贷仅充当信息平台,借贷双方发布信息,自主成交。而根据交易双方的诚信,拍拍贷也会对其做出信用评级以供参考。根据贷款的时间和金额,拍拍贷向借款方收取2%—4%不等的中介费。
  目前国内P2P贷款的下限一般是数千元,而贷款的上限是20万到50万元不等。这一区间,差不多是个人信用卡授信的上限到小额贷款公司的授信下限。也就是说,网络贷的目标是现有常规金融机构服务尚未覆盖的人群。
  由于国内信用建设的缺失,国外的P2P平台主要对接借贷需求,而国内的P2P平台还得负责信用的审核。这也导致中国的网络贷模式开始产生变异。
  “贷帮”是一家专注于农业P2P贷款的公司,它的资金来源也是网络平台上的出借人。但其贷款业务却是线下的。也就是说,每次借款,贷帮都有信贷员上门去审核借款人资质,确保其信息可靠。
  在贷帮创始人尹飞眼中,网络贷的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而这种风险很难通过网络技术控制。所以贷帮目前只在有分公司的地方做贷款,还必须是“离分公司骑摩托车不超过半个小时的路程”。
  尹飞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线上业务成本低,但是风险高。以中国现有的信用环境,实地审核很有必要。“只有去看了才知道贷款人是不是家徒四壁。”
  走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的P2P公司不止贷帮一家。作为业内最大的人人贷公司宜信也是如此。
  宜信目前的分支机构已经覆盖了全国60多个城市,员工逾万。这些员工负责对借款人做大量背景调查,处理贷款发放。甚至在个别借款人到期无法还款时,员工还负责催帐收款。
  除了把业务拓展至线下以外,为了吸引投资者,不少网络贷做出了保本甚至保息的承诺。这与以往的国际模式大相径庭,红岭创投即是代表。
  按照红岭模式,借贷分为普通标、推荐标和快借标。普通标逾期一个月后,红岭垫付当期应还本金;推荐标逾期后,红岭垫付当期本金和利息;快借标则在逾期当天垫付当期本金和利息。
  这种模式出来以后,引起国内人人贷的跟风。就连固守原始模式的拍拍贷也在近期推出了“本金保障”,承诺100%保证投资成本。
  这样一来,国内的网络贷还身兼了担保公司的职能。甚至有网络贷公司直接向投资者收取担保费,以保证本金的安全,例如贷帮。有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担保费甚至已经成为一些网络贷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盈利难题
  六年前,华尔街归来的唐宁创办了宜信公司。
  四年后的2010年4月,国际创投机构KPCB对宜信进行了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2011年,IDG资本和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基金(MSPEA)携手KPCB,联合向宜信注资数千万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哈哈贷、拍拍贷、融360等网络贷分别在近两年获得了国内外风投资金总计数千万美元。风投的青睐,使得中国P2P小额贷款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目前,宜信已发展成一个拥有数十万借款者的网络平台,并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人人贷三季度报中统计,交易总额逼近3亿元。其中95%的借款提前或按时还款,坏账仅为0.52%,远远低于银行1%的平均水平。
  “前途很光明,但是今晚还很黑暗。”朱长城谈到公司经营情况时对本刊记者表示。
  据记者调查了解,大部分网络贷公司虽然已成立四、五年,但尚未实现盈利。甚至有业内人士估计,除了阿里小贷,剩下的网络贷都不赚钱,“能打平就已经很好了”。
  朱长城算了一笔账,拍拍贷本月的放贷规模4000多万元,月增速15-20%。但是,公司仅靠2%—4%手续费的收益,很难支撑整个费用的开支。“我们做4000万元的规模贷款,按照两个点的手续费计算也只有80万元,在上海商务成本这么高的地方肯定是不够的。”朱长城表示,网络贷成本非常高,人力、推广、平台搭建维护处处需要资金。
  同样的境遇也出现在贷帮的身上,成立三年多的贷帮目前仍处在投入期。尹飞向记者表示,在国内网络贷公司盈利需要一定的规模,大概放贷规模在5亿元左右才能打平。
  另有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无序竞争也是网络贷盈利难的重要原因。“本来就仅靠手续费生存,还有公司为了拉客户在手续费上打折,严重扰乱整个行业。”
  宜信对P2P业务是否盈利讳莫如深。唐宁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仅表示,公司尚处于成长期,并没有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宜信给本刊的回复是,“公司目前的经营处在能够保证财务可持续的状态”。
  而且宜信是否盈利已不能说明行业情况。早在2011年,宜信就不再专注于P2P 小额贷款服务,开始用小额贷款和财富管理两条腿走路。
  宜信CEO唐宁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不再拘泥于P2P,也不刻意区分线上和线下的经营。现在的业务范围不仅有面向小微企业主和贫困农户的普惠金融业务,更有大众的综合财富管理服务。
  至于转型的原因,前述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网络贷盈利非常困难,而想做投资理财的人很多,同时资质信用优良的借款人难找,宜信的转型势在必然。
  囚徒困境
  宜信的转型也折射出网络贷行业发展的困境。在不少金融人士眼中,中国的网络贷,尤其是P2P公司充满着政策、流动性及信用等风险。“做好了是中国的尤努斯,做不好就是网络地下钱庄”。
  贷款最大风险来自于借款人信用,所以借款人资质的审查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P2P平台不能进入央行的征信系统查询借款人信息,对借款人资质审核相对简单。
  以重庆的E群贷为例,其在宣传中声称贷款人仅需提供身份证、居住证明、收入证明等信用资料,最快两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审核。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表示,相对简单的审核资料,也为贷款人造假提供了可钻的漏洞。
  虽然有些P2P贷款网站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声称“保本保息”。但杜晓山质疑网络贷公司是否有资质做出这种承诺。他对记者表示,网络贷不像银行,银行有法律强制提取的准备金,而网络贷的承诺更像是自说自话。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目前宜信的P2P业务从佣金中提取相当于贷款金额2%的风险准备金,一旦发生坏账,将本息全额赔付给投资者。
  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也有P2P公司提1%的,但是否每家P2P公司都提取风险准备金却不得而知。
  2011年7月22日,哈哈贷因“中国市场的信用问题”及“运营资金的短缺”宣布关闭。当时哈哈贷已经发展了近10万会员。其“善后”方案仅仅是垫付截至2011年8月20日借出者未收回的款项。
  由于监管的缺失,P2P网络贷从诞生起相关的质疑声就不断。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P2P网络贷都强调自己仅是“民间借贷的中介”,无意吸存或放贷,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并不违规。
  但是借贷资金要经过公司或公司高管个人的银行账户,巨额的沉淀资金也隐含着风险。
  “现在网络贷好像谁都可以做。投资公司可以做,科技公司可以做,甚至网站也可以做。”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对P2P网络贷的现状忧心忡忡。
  “现在有的网络技术员,拿着二十三万元,找几个人就可办一个网络贷。”尹飞谈起行业现状更是无奈。
  由于成立无门槛,P2P模式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有P2P网站闪电开张,伪造历史成交数据,套取客户资金后又闪电关张。但是遗留的债权问题无法处理。
  6月3日,一家名为“淘金贷”的网络借贷平台正式上线。然而上线不到一周,这家借贷平台网站就已经无法登陆。老板疑似跑路,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
  白澄宇向记者指出,由于网络贷款公司一直以来良莠不齐,并且没有监管,跟地下钱庄的风险有得一拼。
  政策的不明晰也让P2P信贷游走在灰色地带。
  白澄宇认为,虽然P2P网络贷是一种合法经营,但经不起细究。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譬如国家对个人借贷的规模有限制,不能超过200人,否则就不是正常民间借贷而是非法集资了。“现在网络贷不公开透明,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涉及多少债权人。”另外P2P网络贷动辄20%以上的贷款利率,也有高利贷的嫌疑。
  监管与行业自律
  在P2P机构眼中,监管的空白是造成了行业发展的良莠混杂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以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些老牌的P2P机构迫切想给自己找个“婆婆”,建立起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
  由于P2P本身属于一种牵线搭桥的中介业务,所以现在很多P2P机构都以投资咨询公司或网络技术类的电子商务公司注册。按照国内“谁发牌,谁监管”的原则,目前监管P2P机构的仅是工商部门。
  由于P2P机构涉及的资金众多,波及的人员广泛,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商的管辖范围,所以不少金融界人士也呼吁给以P2P为代表的网络贷更严格的金融监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在金融监管上明确界限,网络借贷在中国将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在他看来,这个幼稚行业已经显示出与“正式”金融体系之间的冲突。
  目前,银监会和央行对P2P都无实际监管行为,对该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观察状态。
  去年9月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提示该类机构具有大量潜在风险,要求各地银监局和各家银行采取措施,做好风险预警监测与防范工作。
  同时,央行也悄然加强了对P2P网络贷的调研。沪上一家人人贷公司的高管对本刊记者透露,去年以来央行二部已经针对上海的网络贷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调研。
  另有接近央行的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央行主要关注P2P机构的三大问题,分别是P2P网站汇集社会资金的具体用途;P2P公司本身抗风险能力情况;资金预期偿还过程中,P2P机构是否存在暴利收债等等。
  该人士还透露,央行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应该敦促网络贷公司建立类似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损失准备金。但是他也强调,目前P2P贷款平台风险尚未充分暴露,监管层对一些问题需要继续观察研究,近期出台行业规章的可能性不大。
  白澄宇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网络贷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金融监管的“背书”。在目前行业发育阶段更应该通过自律,提高透明度,赢得市场信任。
  近日,中国小额信贷联盟计划推出小额信贷信息交流平台,希望P2P机构能主动上传数据,以便提高行业透明度。白澄宇称,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一直希望能下设一个“网络贷专业委员会”或者“网络贷自律协会”,在没有明确法律规范时,形成行业自律组织。
  除了自律以外,不少P2P机构人士都表示希望能在一段时间的自主发展后,得到官方的承认。“就像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最终得到牌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9 12:46:0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听话,快到碗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5-30 14:22 , Processed in 1.818661 second(s), 24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