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让

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家庭理财资产配置言行不一 产品选择不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3:2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签:家庭,资产,投资者,投资,流动资产
摘要:本报记者 汪敏华实现资产增值,几乎是所有家庭规划理财的首选目标,但汇丰银行发布的《2012中国家庭理财状况调查报告》却显示:资产增值的阳光并未洒进所有的家庭,超过20%的家庭因为炒股和购买基金而使家庭
  本报记者 汪敏华
  实现资产增值,几乎是所有家庭规划理财的首选目标,但汇丰银行发布的《2012中国家庭理财状况调查报告》却显示:资产增值的阳光并未洒进所有的家庭,超过20%的家庭因为炒股和购买基金而使家庭资产缩水。细细解读调查报告的数据,可以从中发现不少投资者在理财观念、理财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少偏差。
  资产配置 “言行不一”
  汇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23%的家庭因为炒股和购买基金,不仅没有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反而使家庭资产缩水。
  “很多家庭对自身风险承受度的认知和实际的资产配置并不匹配。”汇丰中国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副总监李峰介绍。在调查中, 63%的受访家庭表示,他们属于 “中等回报率、中等风险接受度”的类型;而属于 “高回报率、高风险接受度”和 “保本不亏损”类型的家庭则较少,分别为24%和13%。但实际上,这些受访家庭的资产配置却背道而驰,选择高风险产品的家庭达45%,持有低风险产品为主的家庭占42%,而以中等风险产品为主的家庭占比反而较少,仅为13%。
  在投资界,对于风险的掌控有一个简单的公式: 100-目前的年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年龄是30岁,依公式计算你可承担风险是70 (100-30=70),代表你可以将闲置资产中的70%投入风险较高的积极型投资,投入股票、指数型和股票型基金,剩余的30%作保守型的投资操作,如理财产品、定期存款、债券等。但来自山东路一家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显示,很多老年投资者是将80%以上的资产甚至是全部资产投入股市。有一位77岁的投资者, 3年前将仅有的30万元养老金全部用于炒股,目前资产已经腰斩。而在稳健性的投资者中也不乏这种极端,不仅拒绝股市和基金,连理财产品也不涉足,将全部资产做银行定期存款。
  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表现出的 “言行不一”,需要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扮演积极的角色,协助这些家庭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和科学的方法来规划和管理财富。理财师认为,这两种理财行为都有偏差,积极类的投资者应该为资产构筑防火墙,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应将绝大部分资产做稳健低风险的投资,但也不必一味做定存。目前年化收益率在5%以下的债券类理财产品,虽然标注的是 “非保本”,但实际上风险很低,但其收益却比银行定存高,一年期收益率可达4.9%,而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 3.3%。投资者不妨根据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进行长中短期配置。
  流动资产配置偏低
  汇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流动资产均值为38.6万元,这一数据导致很多市民 “自惭形秽”: 38.6万元这个数字离自己很遥远。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私人银行上海中心副总经理赵志敏(博客,微博)介绍,很多投资者都是固定资产大于流动资产,很多人甚至没有流动资产只有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住房、汽车、物品等实物类资产;流动资产就是指现金、存款、证券、基金以及投资收益形成的利润等。所谓流动,是指可以适时应付紧急支付或投资机会的能力,或者简单地说就是变现的能力。家庭流动资产偏少,很大原因是过去10多年间房价不断走高,买房保值买房赚钱的效应不断彰显,从而掀起 “全民买房”的投资偏好,不少人积攒到一定数额的资金就考虑购买房产,将流动资产变为固定资产。这种投资理念也导致不少人身背房贷,每个月的收入扣除房贷后难有积余。
  赵志敏说,虽然没有一个公式显示一个家庭的流动资产应该占多少份额比较适当,但流动资产偏少还是会显示很多弊端,如日常生活捉襟见肘,一旦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急需大额用钱时,流动资产偏少,固定资产一时难以套现,难免使人 “抓狂”。因此,每个家庭都应配置一定的流动资产,最起码是留有可应付6个月日常生活费的应急资金。
  投资产品选择不当
  汇丰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家庭年缴保费平均占家庭年收入的7.4%,在养老保险和投资连结险上的花费相对较大。
  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7.4%并无不妥,但在赵志敏看来,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上却显示出理财偏差。所谓投连险,说是集保障与投资于一体,但事实上投连险的业绩让人不敢恭维。投连险的投资标的大多是基金,对投资者而言,投资成本比自己购买基金更高,因为基金公司已经先赚了一笔申购费,然后保险公司再赚投资单位买卖差价、资产管理费。同时,投资者也不了解保险公司购买哪些基金,难以掌握投资方向。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位投资者10年前购买的投连险到去年为止,总收益不到16%,平均年化收益仅1.6%。这12万元如果是存银行定期,平均年化利息收益率至少可达3%。想想伤心,一怒之下退保。
  “投资和保障不要混为一谈。”赵志敏认为,投资图的是保值增值,而保险买的是踏实和放心,因此,购买保险的目的是 “为了保障,而非储蓄或投资”。鉴于此,投资者可以优先考虑保障型险种,每年缴费不多,却可以多一份保障。可以首选定期寿险、医疗健康险。在这2种保险到位的基础上,再考虑养老保险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商学院交流论坛 ( 闽ICP备11013421号

GMT+8, 2024-6-18 15:54 , Processed in 1.672901 second(s), 23 queries .

锟斤拷学院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